阅读历史 |

第177节(2 / 3)

加入书签

卢二郎扛的,因为他们三个人其实才是防卫的主战力。

山底和林缘的道并不算难走,但自从离了周家一定范围后,沈烈他们明显要警惕不少,显然,虽之前扫荡过,但只来过一次,呆了七天,离全部荡平肯定还不知有多远,何况她还记得沈安说过那头盯上了他们又离开了的熊。

落脚的地方正向沈烈说的,之前就已经探过,他们这一行人是直奔那一处去的,桑萝到了才知道,哪只探过啊,这是连树都伐倒一片了,他们今天过来直接筑木墙就成。

沈烈他们筑墙,桑萝、沈宁和施二郎媳妇也没闲着,东西放下后就帮着除一些长得特别高的杂草和灌木,只是没砍多少,叫桑萝看到个好东西。

她用柴刀把那一片灌木往自己身前勾了勾,把那挂着果子的藤条拉到眼前,只看了那果、那藤、那叶,笑了。

缺什么来什么。

沈宁凑过去:“大嫂,这是野果?”

桑萝笑弯了眼:“这可比野果好,好太多了,这是口粮。”

“这片地先不清,往旁边挪一挪。”

说着就唤沈烈。

薯蓣/生变

沈烈过来,看到桑萝手里的东西时轻咦了一声:“有这东西?”

桑萝看他:“你识得吗?”

沈烈却是摇头,“去年回来的路上在山里看到过,当时在深山里很久了,没有粮食,全靠打猎和山货裹腹,就烤了几个喂给陷阱里猎到的野猪仔吃了,观察了两天野猪没事,我们摘了好些,那段时间没少吃,味道还不错的,没想咱们祁阳一带也有。”

大家离得原本就近,听到两人对话知道是找到什么新吃食了,纷纷凑了过来。

陈大山和卢二郎一看到桑萝手上的东西,乐了:“这东西好吃,咱这也有?”

说着就往桑萝身后的那片灌木看去。

许掌柜问:“桑娘子认得这个?”

桑萝点头,脱口想说山药豆,想起来山药原是后世的说法,改口道:“零余子,一种药材,可药用也可食用的,是好东西,不过最好的可不是这个,这东西收货在根茎。”

一句话给沈烈几人都说懵了。

“和芋头一样长在土里?”

不是,长在土里的,上面怎么还挂果啊?那他们去年是不是有点儿傻,白瞎了多少吃食。

桑萝只看三人表情就猜到了,笑道:“是,不过这会儿还不成,你们认认这藤吧,零余子可以先摘了,这东西摘了土里的薯蓣才能长得好,大概再过月余才好采挖。”

大乾朝还真有山药,但没有普及种植,是被当野生药材采挖的,富贵人家也拿这个做药膳以做食补,原身记忆里是知道薯蓣的,见过端上餐桌的,但不知道零余子。

一听桑萝说薯蓣,许掌柜一脸惊奇地拉过身旁藤蔓细瞧:“这就是薯蓣?”

他们东福楼也有药膳的啊,但许掌柜光见过总号那边给送过来的薯蓣,还真不知道这东西种在地里时长什么样儿,而且他在祁阳县甚至都没收到过山民来卖这个,大多还是靠东福楼总号给送一些。

桑萝一点头,许掌柜乐了,“这山里要是有薯蓣,那咱们今年可能省不少口粮了。”

陈有田是种地的,最关心就是这个,凑过去问许掌柜:“这东西收成很高?”

眼睛不由就往那藤蔓的根瞧去。

许掌柜也不大清楚,不过还是道:“应该还可以吧,我们东福楼每年能得总号那边送一些过来,这东西挺长一根,大的能有半人高。”

一句话把大伙儿眼睛都说亮了,这里可都是正经靠刨地过活的。

桑萝听着半人高,想想现代的可不止啊,不过那都不知经过多少代的培育了,野生的,半人高没准已经是品相好的了,便道:“到时候挖挖看就知道了,其实这东西山地林下都能长,明年开春咱们也能找地方试着种种,也不用特意开地,就咱们住的那山里种点儿。”

知道有能顶口粮的山货,还高产,能种,大家干劲都不知高了多少,陈有田激动得直搓手,平时话并不多的人,难得跟桑萝商量:“阿萝,这以后出来找山货,要不你多跟出来几趟吧,我觉着你认得的东西多。今天搁我们,要么把那薯、薯蓣是吧?当柴砍了,要么顶多摘上边几个果子就走了,哪知道地底下的根块才是能吃的啊。”

读书是真好,他准备回去好好敲打老二了,不,连大山也得一起,家里要说认字积极的,就小丫儿,大的两个差得多了。

陈大山还不知道自己很快得跟沈烈作伴一起抱着《千字文》啃了,还傻乐,他是识得那零余子藤蔓长什么样的,也没多看,已经跑回去继续干活了,木桩子打得哐哐的。

许掌柜听陈有田这么一说,也应和:“是,桑娘子在这方面确实懂得多。”

去年那短短几个月,折腾出好些个吃食来,除了东西市卖的豆腐酱干,和他们合作的素毛肚,和县里其他铺子应该也有合作。

从前不清楚沈家情况已经觉得她很本事,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